智库建设

《法治日报》: 从无到强打造国际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 上海海事法院成立四十年走出不凡路

时间:2024年06月03日

 

文本刊登于《法治日报》2024年6月3日头版和7版

 

从无到强打造国际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

上海海事法院成立四十年走出不凡路

记者 余东明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今年6月,上海海事法院将迎来“不惑之年”。

据悉,该院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第一批成立的6家海事法院之一。40年来,上海海事法院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海事司法从无到有、从新到强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视野国际化、办案精品化、制度创新化”的审判之路。

“作为衡量航运软实力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海事司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均离不开海事司法的服务保障。”上海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汪彤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办案质效,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规则和上海经验,持续提升海事司法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海事审判优选地

回忆起40年前上海海事法院发出的第一份涉外船舶扣押令,老法官们感慨良多。

作为原告的两家国内公司申请扣押被告停泊在浙江宁波的巴拿马籍“帕芝”轮。当时国外虽有扣船先例,但中国却没有,法律法规更是无章可循。“万一扣错了怎么办”的质疑困扰着办案法官。

为了办好此案,法官们一遍遍翻阅案卷、核对证据,研究他国法律和惯例,借鉴相关国际公约规定,请教海商法学专家意见,最终顶着压力发出了扣押令。事后证明,正是通过这个“首例”,我国海事审判在国际航运界完成了“精彩亮相”。

海事审判与海洋和船舶打交道,专业性和涉外性是独有的特点。40年来,上海海事法院坚持探索审判机制创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涉外法治研究,不断提升我国海事审判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在涉外审判上,上海海事法院上线了全国海事审判领域首个外国法查明平台,可准确查明并适用多国法律,提升涉外争议解决的可预见性;依法适用国际海事组织ISM规则,将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作为船舶适航的裁判依据,在海事司法领域开创性地延伸船舶适航的认定标准;推广适用境外诉讼主体概括性授权机制,缩短境外主体身份公证认证时间,提高审判效率。

另外,为了促进涉外海事审判的便利化,上海海事法院创设了一系列诉讼机制。例如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率先实现双向跨域立案;推出中英文版“合同约定送达地址示范条款”,破解涉外审判送达难题;与船东互保协会合作,创新船舶扣押预担保机制等。

如今,上海海事法院已成为国际海事审判的优选地之一,先后办理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事案件,彰显了我国海事审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法律科技聚集地  

“就本案争议焦点,上海海事法院全新研发的航运链全要素智能分析系统模拟还原了两船的碰撞轨迹,请看演示。”近日,上海海事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复杂的船舶碰撞责任纠纷案。其自主研发的航运链全要素智能分析系统成为该案“破局”的关键。

法庭的屏幕上,红蓝两艘船舶慢慢靠近,将该起事故的碰撞轨迹、时间节点精准还原,进而明确了案发时两船的行驶状态以及应急处置情况,为查明案件提供了关键参照。

“A轮穿越警戒区是造成碰撞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原被告对此均无异议,法官依法作出判决。

据悉,该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海事司法与航运大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信息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实时还原,为查明案件事实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实,这只是上海海事法院数字赋能司法审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紧扣网络时代脉搏,结合海事审判专业性、涉外性等特点,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还成功研发应用了首个海事案件智能办案辅助系统、首创建成了“慧讼港”诉讼自助办理区、创新实施了外籍船舶的网络拍卖。

此外,上海海事法院持续创新探索便利化、一体化的智慧服务新模式。其中,通过制定《线上诉讼服务指南》帮助中外当事人掌握海事诉讼的独特程序;探索在线异步审理新模式,更好地匹配船员渔民出海作业的生活节奏;创设中英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传递司法资讯,提供诉讼指引。

航运行业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衍生出许多新业态和新模式,上海海事法院正是借助“数字法院”建设的东风,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在司法审判、数助决策、便民利民等方面更好地为上海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精品战略引领地

不久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案例分享”演说活动,上海海事法院法官助理李思润获评金话筒奖。

“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对年轻法官影响深远,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更要培育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李思润说。

2018年,上海海事法院提出全面推进海事审判精品战略,进一步强化海事司法职能,提高海事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为培养专业骨干人才,打造精品司法案例,该院创新建立发现机制、厚植培育土壤和搭建展示平台“三步工作法”。

在建立发现机制方面,上海海事法院抽调具有扎实法律功底、精通国际条约规则的资深法官带领年轻法官成立要案审判团队,在发现并培养人才的同时,不断提升海事审判专业化、国际化的能力和水平。

在厚植培育土壤方面,上海海事法院创设“海事大讲堂”“法官微课堂”,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资深专家法官、审判业务骨干等为干警授课辅导,不断提高办案队伍的专业素养。

在搭建展示平台方面,上海海事法院创设长三角海事司法论坛,建立海事审判协同机制;定期召开精品案件认定会,同时开展“精品案例”“优秀裁判文书”和“示范庭审”评比。

40年来,一个“以人促案、以案育人,以精品案例引领裁判规则”的司法新生态在上海海事法院全面形成。截至目前,上海海事法院19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两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多起案件成为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多起案例被国外海商法律知名刊物和数据平台收录。上海海事法院还以中英文对照形式编写出版了《上海海事法院精品案例选》,积极向外传播中国海事司法规则。

“站在4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要精准擘画海事司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规划,全面激发专业队伍的动力和活力,持续拓展海事审判的国际视野和格局,始终以改革创新先行者和司法公正排头兵的姿态,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海事法院,让上海真正成为国际海事争议解决的优选地。”汪彤说。

 

 

地址:浦东新区迎春路567号 电话:68567567 邮编:200135 沪ICP备11042462号

Copyright@2008-2009 上海海事法院 Corporation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4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