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新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打造国际海事诉讼“优选地”上海海事法院做精做优做强海事审判工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时间:2019年01月22日

“依法公平公正地审理有关案件纠纷,积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18年8月9日,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大厅内,40多名全国、市级的媒体记者济济一堂,聚精会神地倾听上海海事法院院长汪彤通报该院涉“一带一路”海事审判情况,介绍海事司法服务保障“一带一路”的国际化、专业化和便利化工作机制及十大典型案例,在业内产生良好反响。

2017年4月,上海海事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确立为“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而后,上海海事法院相继发布《上海海事法院关于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建设方案》,明确上海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如何打造国际海事诉讼“优选地”,提升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的目标,上海海事法院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致力于形成普遍认可的裁判规则

这是2018年上海海事法院备受关注的一起涉外案件。

英国籍“蓝宝石公主”号邮轮泳池未配备救生员,8岁女童羊某在游泳时不幸溺水成“植物人”。羊某母亲代羊某将英国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年华邮轮)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原告人身和精神损害赔偿的80%责任,费用总计为370多万元。法院受理后追加旅行社为第三人。

庭审中,围绕“本案纠纷适用的准据法应为中国法还是英国法”、“被告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及各方的责任分担”、“如果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原告应获赔偿的范围和金额”三大争议焦点,三方当事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证据交换了11次,2次赴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中心咨询,2次会同旅游局、消保局、交通委等部门听取意见,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讨论案件,发动院里青年翻译员团队搜集域外判例………最后形成了字字斟酌的判决书。”该案承办法官谢振衔介绍。

经过精心审理,上海海事法院认为该案应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为中国法,同时打破了《1974年雅典公约》中的赔偿责任限额,判令被告嘉年华邮轮应赔偿原告羊某各项人身损害费用290万余元(扣除其在事故后已给付的9万元和先予执行款15万元后)

案件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本案对于邮轮行业的安全运营操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司在面向中国消费者的邮轮上已配备了泳池救生员,很多其他邮轮公司也纷纷向我司咨询了解相关操作,提高在船游客的安全系数。”在法院判后释明的回访中,嘉年华邮轮有关人员坦言。

针对该案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上海海事法院向交通运输部发送司法建议。交通运输部对此案及相关司法建议高度关注,在复函中表示,法院的司法建议对于立法研究及司法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对于地方法院,海事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不大,但是专业性强、涉外因素多、复杂程度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做精做优做强上下功夫,必须抓好从立案到裁判、从庭审到文书制作的每个环节,提高案件审判、案例撰写、规则提炼能力,致力于形成为海事法律和航运界普遍认可的裁判规则和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并能引领国际规则发展的海事案例。”汪彤说。

 

以创新为突破,打造便利化诉讼机制

2018年9月,在“航运金融发展与海事司法保障”研讨会上,上海海事法院推出了中英文版“融资租赁合同约定送达地址条款”,即融资租赁的各合同方,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以合同附件或者合同条款的形式约定今后在履行合同中,或一旦发生纠纷在诉讼过程中的有效送达地址。

该举措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

“这对规范融资租赁行业经营模式、帮助融资租赁企业控制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响应和贯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策、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良好举措。”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秘书长孙荣华在会上说。

据了解,涉船舶融资租赁合同通常涉及多方当事人,特别是作为债务履行保证人的法人及自然人主体为数较多,法院向以上诉讼参与人送达案件应诉材料时有的会因送达地址问题被退回,需要当事人提供新的地址再行送达;有时是他人签收,对当事人能否实际收悉存在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案件最终只能采用公告送达方式,但从公告到正式开庭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案件审理进度严重延迟。

如今,当事人一旦在合同中适用该条款,即具有确认送达地址的法律效力,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对规范融资租赁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为提高海事审判专业化、便利化水平,上海海事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出了一系列审判机制创新举措,首创“诉讼代理概括性授权委托司法认可机制”、首次适用“海事诉讼保全责任险推荐文本”、首推“远程视频跨国认证”……一系列机制创新也见证了上海海事法院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提高涉外海事诉讼便利化程度,打造海事诉讼“优选地”的决心。

“未来法院的管理设计,一定是围绕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优质服务展开的。”汪彤认为。

下一步,上海海事法院将依托在航运主体国际化、纠纷数量规模化和纠纷类型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以与国际接轨、有较大吸引力、便利化的海事诉讼机制,吸引更多中外航运市场主体选择上海海事法院解决诉讼纠纷。

 

精心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标杆

“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广中国海事审判案例,扩大中国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2018年12月20日上午,美国杜兰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马丁·戴维斯(Martin Davies)到上海海事法院访问交流时提到。

“我国海事司法的发展,必须有赖一支精通法学理论、谙熟审判技能、掌握航运实务、具备国际视野、能够站在国际海事司法理论和实践前沿的高素质、专业化法官队伍。”汪彤亲自接待了这位外国学者的来访,并详细介绍上海海事法院的青年翻译员团队。

海事青年翻译员团队由青年法官、法官助理组成,现有成员24人,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多人具有英语专业八级、中高级口译证书。

团队成员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定期搜集、翻译并发布外国海事案例、全球航运市场最新动向、国际海事司法前沿信息等。另一方面,团队也非常注重发挥海事审判对外展示的窗口作用,以上海海事法院英文门户网站建设为平台,对外发布海事审判重点工作、海事司法指导案例和国内最新法律法规等,增强海事司法裁判、法律政策和法治环境的透明度。

同时,这支翻译团队在涉外案件审理执行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协助法官和合议庭核对、分析外文证据材料的翻译文本,开展涉外送达、接待释明和法律资料检索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审执工作效率。

2018年10月,青年翻译员团队座谈会上,汪彤对这支团队的能力提升和作用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找准定位,确立目标,抓住机遇,不断学习,做精做强团队工作,努力使团队成为提升海事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和标杆。”

国际化的纠纷解决能力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掌握良好的对外沟通交流能力。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注重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鼓励支持法官参与域外交流和研修,借鉴域外司法经验,展示我国海事司法工作成效。

2018年国际司法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200多名学者、法官和其他司法工作者参加。上海海事法院指派杨婵法官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中国大陆海事纠纷解决的司法实践”的英语演讲,介绍了中国的海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海商法和海事审判实践最新的发展、动向以及上海海事法院近几年的创新实践。

“此次代表中国法官特别是中国海事法院出访,展示了中国法官形象,传递了中国声音,开拓了视野,并建立与国际同仁进一步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渠道,取得了很好的出访效果。” 杨婵备受鼓舞。

会后,韩国海商法方面的专家还表示希望向中国法官进一步学习海事法院设立及海事纠纷解决的成功经验。

“上海海事法院将以争当国内标杆、争创国际一流为目标,以深入实施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和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为抓手,做精做优做强海事审判工作,不断提升海事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服务更高层次改革开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上海工作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发展。”汪彤表示。

地址:浦东新区迎春路567号 电话:68567567 邮编:200135 沪ICP备11042462号

Copyright@2008-2009 上海海事法院 Corporation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454号